茶山保育,生態永續(林格立攝)
茶藝與茶道,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。(林旻萱攝)
坐在大樹的肩上, 就能看見不曾見過的新風景。(莊坤儒攝)
陳錫煌,今年已89歲,至今仍引領著「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」,傳藝不輟。(莊坤儒攝)
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(林格立攝)
基於「慣行農法」對土地造成的破壞,台灣愈來愈多的茶農改以「自然農法」來種茶,展現對土地的尊重。友善對待土地,大自然也會回以厚報。 我們隨著茶山保育協會創會會長蔡奕哲,走訪阿里山太和村的茶園,從復育的生 ...more
台灣茶遠近馳名,高低海拔、北迴歸線熱帶與亞熱帶交疊的風土特色,與成熟的製茶工藝,成就台灣茶的獨特風味。 如何發現台灣茶?除了茶行、茶館,新春之際,不妨來一趟茶莊之旅,有茶園導覽,製茶、評茶的體驗,品茗 ...more
台灣作為舉世聞名的茶產地重鎮,你會如何建議外國旅客,體驗台灣無所不在的茶文化? ...more
若您看過楊力州執導的紀錄片《紅盒子》,一定會對片中戲偶用印的動作記憶深刻。短短20秒,戲偶拿起案前的印章,頸項細微地轉動,端詳手上的印鑑,右手持印下壓,左手覆在其上,輔以戲偶肩部細微扭動用力的動作,細 ...more
吳宗信,他是全台灣最出名的火箭阿伯,五月天以他的故事為本寫出《頑固》這首歌。2010年,他主持的團隊「前瞻火箭研究中心(Advanced Rocket Research Center, ARRC)」在 ...more
公視長年關注社會脈動,致力開發台灣戲劇的可能,提供觀眾多元視角,拓展思考視野。公視自製戲劇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》是第一部在國際影音平台Netflix同步上架的台灣戲劇,從今年7月播出至今,國內外迴響 ...more
一襲長袍,一把扇子,只消往台上一站,沒有繁複的道具,無需花俏的裝扮,只是動動嘴皮子,眼波稍稍流轉,就能牽引著觀眾放聲開懷,笑中有淚。相聲,一個源自市井的東方說唱藝術,在說、學、逗、唱的詼諧幽默裡,蘊藏 ...more
外型像是來自外星球的太空船,但設計概念卻是從高雄當地根鬚盤錯的老榕樹群得到靈感,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」不僅外觀很前衛,營運團隊要做的事情也很搖滾,要在素被稱為文化沙漠的南台灣種出表演藝術的花朵,要 ...more
南非大主教屠圖曾說:「他們和我們素昧平生,但傾注自己的愛心,提供資源幫助他人時,就會意識到彼此是相連在一起的。而且當我們盼望造福他人的時候,就能感受到最大喜悅。」中華民國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與台灣希望之 ...more
數位革命方興未艾,超頻寬、人工智慧、雲端運算、電子商務、大數據與物聯網,各樣科技技術,早已改變你我的生活。 在這一波的變革中,除了人工智慧的關鍵技術,數據與資料更是核心。 ...more
如果教室裡有張沙發,可以拿本書自在地窩在上頭閱讀。或者教室的外觀變成洞穴、竹屋甚至碉堡,那會是什麼樣的光景?這是新北市崇德國小老師黃國平為孩子營造的教室風景。 當課本不再只有單調的文字與不太吸引人的圖 ...more
70至90年代短短30年的時間,對長遠的歷史發展而言,或許只是白駒過隙,但對於置放在全球脈絡下的台灣及周邊島嶼來說,不論在內部治理、對外事務、兩岸關係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等等範疇裏,卻是相當關鍵且重要 ...more
超過卅年前的電影《楢山節考》,驚心動魄地描繪日本鄉野相傳的「棄老」習俗。由於古時生活條件嚴峻,為了避免瓜分資源,村落中超過70歲的老人,得由家人揹至深山等死。 老化速度快速的台灣,高齡者在醫療照護上的 ...more
夜晚搭上臺馬之星,在客艙內隨著海浪搖晃,聽著浪聲,經過一夜的沉澱,清晨等待艙門降下的時刻,讓人期待著認識這座神秘的島嶼。 在台灣最北疆的東引島,因位處重要戰略地理位置,島上軍民一家的氛圍,讓隨處可見的 ...more
迤邐長達1.7公里的野柳岬,風貌迥異的嶙峋奇石,氣勢磅礡地列陳其上。千古以來,宛若鑲嵌在北海岸上的五彩寶石,隨著四季輪替,幻化出璀璨的光芒。舉世罕見的珍稀地景,2003年成為全台第一座地質公園,集結陸 ...more
喜迎2019金豬年(莊坤儒攝)
位於坪林的有機茶園,不用除草劑,茶樹下可見綠油油的草地。 (林格立攝)
七角頭轎班在海邊進行請王儀式。(莊坤儒攝)
身著色彩繽紛服飾的轎班,以人力牽引王船,遶境東港街區,場面壯觀。(林格立攝)
調味茶繽紛討喜,為年輕人打開走入廣大茶世界的一扇門。 (莊坤儒攝)
光華攝影集記錄了台灣土地及大小人物的真實情狀,影像內容豐富多元,包括國內風俗民情、節日慶典、生態環境、人物特寫,甚至國外採訪紀實等,以影像展現了對台灣土地的依戀情懷與人際間的真摯情感。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,唯有曾經始終不變,光華取一角一景、攝一顰一笑,留住了剎那,便化為永恆。
為了協助進行樹冠層研究, 攀樹師攀上千年神木。(攀樹趣提供)
黑白配的「開運雞」,有雙雙對對、情人套組的寓意。 (林旻萱攝)